你来评一评,选他们作汝州市树市花行不行
我推荐楸树为汝州市树,木槿为市花。 楸树,又名梓树,别名水桐、大叶梧桐、豇豆树、木角豆等。落叶乔木,树姿俊秀,高大挺拔,枝繁叶茂,树冠伞形,主干通直平滑,花形如钟,红斑点缀白花,花香四溢。春夏花簇盖冠,秋冬荚果悬挂。楸树素有“木王”“黄金树”之称,其木材坚韧细腻、经久耐用、易于加工、切面光滑、纹理美观、耐腐蚀、抗虫蛀、不变形,用途十分广泛。楸树喜光、喜湿润,不耐干旱和瘠薄;抗病虫、抗污染,耐阴又耐寒。具有较强的滞尘、隔音、阻风、吸毒能力。嫩叶可食,根、皮、叶、果皆可入药。易于栽培管理,播种、分根、扦插和嫁接都可繁殖。自古人们就把楸树作为园林观赏树种,广植于皇宫、庭院、庙宇、园林之中。 宋代《埤雅》载:“今呼牡丹谓之花王,楸为木王,盖木莫良于楸。”“楸,美木也。茎干乔耸凌云,高华可爱。”还赞曰:“取材为器,其音清和。” 唐代韩愈《楸树》诗赞道:“几岁生成为大树,一朝缠绕困长藤。谁人与脱青罗帐,看吐高花万万层。”又诗云:“庭楸止五株,芳生十步间”。 古代印刷刻版必用楸木,因此印刷书籍被称作“付梓”。 至今北京故宫、北海、颐和园等名胜中仍可看到许多百年古楸树的风姿。甘肃省庆阳市已把楸树定为市树。 汝州有悠久的楸树栽植历史。宋神宗时的宰相富弼曾任汝州知州,在州署和后花园亲手栽植一百多种花木。他非常喜欢楸树,特意在后花园栽种一片楸林,将住处建在楸林旁边,人称“郑公堂”。后花园的望嵩楼和郑公堂及其竹林、秋林、松柏林与前院州署的古建、松、柏、楸树等成为一体,构成秀美的北方园林。自此后,楸树成为汝州的风景树,汝州兴起栽种楸树的热潮。历史上,楸树在汝州栽植非常广泛、数量巨大。明代李诩《戒庵老人漫笔·楸叶膏法》称:“汝州楸树极多”,记载了富弼栽植楸树的事情,讲述了秋季采集楸叶熬制楸叶药膏的方法,称楸叶膏“敷疮疡立愈”。焦村乡有一个名谓“楸树李”的古老村子就是因栽植大量楸树而得名。至今,人们谈起楸树仍然滔滔不绝,赞誉有加。现在汝州的农村仍然可见不同树龄的楸树。 木槿,别称扶桑、桑槿、朱槿、桑叶牡丹、木菊花等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原产中原,现已遍布全国及海外,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,现有多个品种。其叶卵形互生,叶色浓绿。其花有单瓣、复瓣和重瓣,花大色艳,夏秋开花,朝开暮闭,花期特长(6—10个月)。花有红、白、紫、黄、粉诸色。根、果、皮、花、叶均可入药,是治疗妇科等炎症良药。木槿好湿又耐旱,好水肥又耐贫瘠,适宜各种土壤。易于栽培管理,播种、分株、扦插和嫁接都可繁殖成活,且病虫害极少。木槿现已是世界名花。韩国、马来西亚和夏威夷分别将木槿定为国花或州花,我国广西南宁、云南玉溪和台湾高雄将其定为市花。 木槿在汝州栽培很为普遍,庭院、路旁、寺庙、花园都能见到,是绿化美化的优质树种和花卉,可以单植、行植和片植,可以林植也可盆栽。 中国历史上早在《诗经》《礼记》《尔雅》等古籍中,就有关于木槿的记载,当时所使用的名称如:蕣、椴、榇等。 《诗经》载:“有女同车,颜如蕣华(木槿花);有女同行,颜如蕣英(木槿花蕾)。” 唐代白居易有诗句“松柏千年终是朽,槿花一日自成荣(盛开)。” 唐代崔道融的《槿花》赞道:“槿花不见夕,一日一回新。” 唐开元十五年(年),诗人李白由湖北安陆经襄阳到汝州,巧遇从弟李令问、李幼成等。他们畅游汝州,登上名楼“龙兴阁”,赋诗作词,畅叙友情。李白《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》开首即为:“夫槿荣芳园,蝉啸珍木,盖纪乎南火之月也。”可以看出,龙兴阁位于槿荣(木槿和梧桐)园林之中,处处珍木繁茂,蝉鸣其间,木槿花簇,如火如荼,芳香浓郁。木槿很早就已成为汝州人青睐的园林花卉。 汝州市位于暖温带,适宜生长的树木、花草种类非常多,然而综合诸多因素,可以作为我市最为理想的市树是楸树,最为合适的市花是木槿。它们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性的名花贵木而且是汝州栽培历史悠久、种植范围广大的植物,承载着汝州厚重的历史文化,可以代表汝州人民宽广的胸怀和热爱生活的传统,展示汝州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、开拓创新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,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欣欣向荣的盛世局面。本期编辑:韩刚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wutongzia.com/wtzjj/6088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北美梧桐木专刊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